長江日報訊(記者劉璇羅蘭)6月11日,由吳階平醫學基金會主辦的“2021和2022年度吳階平醫學獎、吳階平醫藥創新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湖北2人上榜。其中,傳染病學專家、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傳染病科原主任桂希恩教授榮獲2022年度吳階平醫學獎,精準藥學/天然多糖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玉教授榮獲2021年度吳階平醫藥創新獎。
“吳階平醫學獎”是我國醫藥衛生領域高級別個人獎項,授予促進中國醫學科學技術進步、為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該獎項自2007年開展評選和頒獎活動,每年評選頒發1次,每次獲獎者不超過2人?!皡请A平醫藥創新獎”主要獎勵在醫學、藥學研究和應用領域取得創新性成就的優秀中青年醫藥工作者。
桂希恩教授在我國艾滋病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上做出了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貢獻。
2005年6月桂希恩與美國專家聯手實施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項目,在湖北、河北、山西三省10余個地區開展,成功將母嬰傳播率從38%下降到5%。2007年,他率先在100多萬孕婦中開展艾滋病、乙肝及梅毒母嬰傳播的綜合防治,目前該綜合防治模式被政府采納,在全國廣泛開展。
6月11日上午,張玉教授作為2021年度吳階平醫藥創新獎獲得者上臺領獎,并發表獲獎感言。會上,張玉教授在獲獎感言中表示:“將繼續弘揚吳階平院士倡導的‘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科學家精神,在醫藥創新領域再出發、再探索,努力攀登科技高峰?!?/p>
張玉教授團隊長期致力于精準用藥和天然多糖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精準用藥領域,原創性地發現一系列與臨床合理用藥相關的生物標志物,自主研發的多項個體化用藥決策系統已廣泛推廣應用并深受同行認可;在天然多糖研究領域,敢于挑戰難點,突破性地開發了多種多糖體內示蹤技術,填補了多糖體內代謝相關研究的空白。